走进泸沽湖: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
四川盐源10月4日电 题:走进泸沽湖: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
作者 王鹏 岳依桐
微风吹过湖面,荡起层层涟漪,悠悠白云下,澄澈的湖水反射出碧蓝的光。正值国庆假期,四川泸沽湖景区游人如织。走婚桥附近的水面上,清洁工颜永和正划着猪槽船,手持长柄漏网捞腐草。这位摩梭老人每天都要三次清理湖面,他说,“泸沽湖是我们摩梭人的母亲湖。”
作为中国最有名的淡水湖之一,泸沽湖面积达50余平方千米,湖水清澈蔚蓝,最大能见度为12米。自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起,“东方女儿国”泸沽湖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文化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。
四川泸沽湖草海,青草与蔚蓝湖水相映成趣。 王鹏 摄据盐源县旅游局副局长彭正华介绍,2012年四川雅安至西昌的高速公路通车后,四川泸沽湖景区游客数量呈井喷式上升。2016年景区接待游客达到90万人次,实现门票收入5200多万元,旅游收入9.45亿元。而截至2017年8月,景区接待游客人数86万多人次,门票收入4418万,旅游收入8.9亿元。
大量游客的涌入,也给泸沽湖的生态保护带来了挑战。盐源县环境保护局局长杨清华告诉记者,旅游人口带来的生活污染以及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,是目前最有可能影响泸沽湖生态的两大污染源头。
“为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得平衡,我们用时一年多,对景区内违法违规建筑进行了大力整治。”杨清华表示,截至目前,当地已先后整治了违法违规乱建421处,和谐拆除1.82万平方米的违规建筑——严格把关和治理下,泸沽湖的生态环境没有受到破坏,湖水总体保持着一类水质。
对于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来说,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他们的经济收入。与此同时,“既要金山银山,也要绿水青山”的生态保护观念也深植心底。
今年49岁的摩梭汉子杨珍权是草海附近的一名船工,载着游客泛舟泸沽湖上是他每日的工作。记者见到他时,他正将猪槽船靠岸停稳。随后,他把游客留在船上的果皮、塑料袋捡起来,倒入了垃圾桶。
“生态环境保护只靠政府管是不行的,我们当地人必须要有自觉的意识。”杨珍权告诉记者,每次游客上船前他都会提醒游客不要乱扔垃圾,也会严厉制止任何污染湖面的行为。
谈及对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时,这位初中毕业的摩梭汉子说,“泸沽湖要是污染了,游客怎么会来?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家,也是给后代儿孙留下资源。”
正是当地政府的严格治理和民众的自觉,保护着泸沽湖的生态环境,进而也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。杨清华告诉记者,目前泸沽湖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都要统一运输到垃圾场处理,同时当地正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,在今后五十年内满足景区污水处理的需求。
据悉,10月15日,2017·中国四川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将在泸沽湖举行,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,这项赛事将借助泸沽湖地区高海拔、长距离、多爬坡等先天地理优势和沿线民族文化、秀美山水等独特人文风光,进一步把泸沽湖打造成中国自行车运动旅游最佳目的地。(完)
编辑: